以言為諱網
2025-07-04 15:20:54
來源:策略
核心觀點
國內經濟邊際改善:(1)房地產市場現結構性回暖,市場預期向好。2025年1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顯示核心城市住房需求韌性。(2)中國經濟新動能正加速形成,科技賦能與結構升級成核心。2024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達134.9萬件。同時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達3.6萬億元,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
流動性利好疊加:(1)全球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強化,美國降息疊加經濟壓力加劇資本外流。同時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動蕩,美股估值高企背景下,新興市場成資本避險與增值雙重選擇。(2)零和博弈視角下,中國股市相較債市配置吸引力更強。政策紅利與盈利預期改善支撐股市,估值優勢與外資回流增強其配置價值,債市吸引力減弱,資金流向股市趨勢強化。
政策層麵不斷加力:(1)2024年9月24日以來,宏觀政策密集出台,多部門組合拳持續加力,不斷釋放出政策嗬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市場預期呈現改善態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進一步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望形成更好的配合,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2)“穩股市”嗬護市場信心: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住股市;更大力度促進股市健康發展;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製建設;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並購重組製度。未來一係列穩股市政策出台,有望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助力中國股市實現長牛行情。
A股市場投資展望:(1)A股市場有望震蕩上行。當前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轉型期,尤其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一係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場迎來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國內經濟基本麵有望呈現出逐步改善態勢。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市場運行趨於穩定,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後續還需關注特朗普對華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麵修複節奏的擾動。(2)配置方麵,第一,基於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第二,擴大內需導向下的“兩重”和“兩新”主題。第三,安全邊際較高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
港股市場投資展望:(1)當前港股估值處於曆史中等水平,隨著港股盈利穩步回升,2025年港股有望繼續上漲。但需要關注美國貿易政策對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影響,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對外資流動性的影響。(2)配置方麵:第一,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消費行業業績有望繼續改善,從而促進當前估值水平處於曆史中低水平的消費股上漲。第二,科技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將迎來共振,相關公司業績改善預期較強,科技板塊有望持續上漲。第三,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同時,高股息標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是較好的避險資產。
風險提示
國內政策效果不確定風險;地緣因素擾動風險;市場情緒不穩定風險。
正文
一、國內經濟邊際改善
(一)地產回穩預期升溫
房地產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回暖態勢,市場預期正向企穩過渡。第一,2025年1月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延續環比上漲趨勢,上海、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分別上漲0.6%和0.2%,北京二手房價格環比微漲0.1%,顯示核心城市住房需求韌性較強。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1%,為2023年6月以來首次回升,表明前期政策效應已逐步傳導至價格端。
第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房地產置於“防風險”領域的首要位置,係統性政策組合包括:通過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釋放需求潛力,專項債支持與房票安置等工具激活剛性及改善性需求;嚴格控製新增土地供應,加大存量用地和商品房收儲力度,賦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權,緩解庫存壓力;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範圍,推動“好房子”建設,提升住房供給質量。
第三,4.4萬億元專項債重點投向土地收儲和存量商品房收購,形成去庫存與穩房價的政策合力。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回暖明顯,杭州、上海土拍溢價率顯著上升,疊加國資對優質房企的流動性支持,市場主體信心顯著提振,為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奠定基礎。
(二)新動能加速形成
中國經濟新動能加速形成,科技賦能與結構升級成為核心驅動力。第一,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其中智能消費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和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分別增長10.9%、25.1%和53.5%,凸顯技術對產業的深度滲透。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集成電路和工業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達134.9萬件,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第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投入持續加碼。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3.6萬億元,研發強度提升至2.68%。同期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7.0%、10.2%。高技術製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9.5%、7.1%;高技術服務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0.3%、11.4%。
第三,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進一步明確了新動能培育的政策導向。這些舉措共同推動中國經濟向“含金量”與“含新量”並重的高質量發展邁進,新動能正成為穩增長、調結構的核心引擎。
二、流動性利好疊加
(一)海外資金流向新興市場
全球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強化,資本流向新興市場趨勢顯著。第一,全球降息周期深化,美國經濟壓力加劇資本外流。截至2025年2月,全球主要央行累計降息幅度達175個基點,其中美聯儲自2024年9月啟動寬鬆周期以來已累計降息100個基點。盡管特朗普上台後市場對降息路徑有所反複,但對全球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仍在強化。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正麵臨多重壓力: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預測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年化增長率已從1月初的4.0%驟降至-2.8%,創疫情以來最差表現;3月4日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2%,抹去大選後新增的3.4萬億美元市值。
第二,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動蕩,新興市場吸引力提升。自2025年2月以來,特朗普政府多次調整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措施,3月4日正式生效的全麵關稅僅維持一天便宣布暫緩。這一政策反複導致MSCI全球指數(不含美國)年內漲幅達5%,而標普500指數同期僅上漲1%。美元指數自2月初高點下跌3%後,亞洲新興市場(不含中國)股市在截至2月23日的五個交易日內吸引外資超7億美元,過去六個月跌幅收窄至12%。
第三,美股估值高企,新興市場成資本避險與增值雙重選擇。截至3月7日,美股估值已處於曆史高位,標普500指數動態市盈率達26.52倍,接近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水平。在此背景下,新興市場憑借相對寬鬆的政策空間和較低的估值優勢,正成為全球資本避險與增值的雙重選擇。
(二)零和視角下國內股市優於債市
在零和博弈視角下,中國股市相較於債市顯現出更強的配置吸引力。第一,政策紅利與盈利預期改善為股市提供上行支撐。2024年4月出台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持續推動股權類資產發展。2025年3月全國兩會釋放的政策信號強化了市場對經濟複蘇的信心。
第二,估值優勢與外資回流增強股市配置價值。截至3月7月,A股估值處於曆史中位水平,市盈率為12.62倍,顯著低於標普500的26.52倍,形成全球市場的估值窪地。與此同時,2025年1月全球權益基金流入中國股市達33.3億美元,較前月增長21%,被動型ETF貢獻主要增量。
第三,債市吸引力減弱,資金流向股市趨勢強化。國內債市已進入“1時代”,利率債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且市場對降息預期已部分定價。若政策寬鬆力度不及預期,債市短期波動風險將加劇,進一步凸顯股市的相對配置價值。
三、政策層麵不斷加力
(一)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2024年9月24日以來,宏觀政策呈現出密集出台的態勢,多部門組合拳持續加力。從9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宣布多項支持政策,到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經濟工作,首次明確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到財政政策會議、地產政策會議相繼召開,再到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積極表態超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進一步部署,不斷釋放出政策嗬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市場預期呈現改善態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進一步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財政政策方麵,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將財政政策的基調由“積極”調整為“更加積極”。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作出明確部署。其中,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貨幣政策方麵,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我國從2011年開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基調14年後的首次調整。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適時降準降息、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等一係列舉措。這一政策基調的轉變,意味著2025年貨幣政策將更加有力,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加大。“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有望形成更好的配合,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二)“穩股市”嗬護市場信心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其中,關於股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住股市;更大力度促進股市健康發展;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製建設;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並購重組製度。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表示,今後將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築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下一步,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係的包容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塊層次等方麵,進一步優化差異化的安排,促進市場資源向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並支持創新轉型、綠色發展。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健全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及逆周期調節機製,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出台更多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硬招實招,推動形成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關鍵少數有效製衡的機製,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不斷引入源頭活水。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穩市做法和工作機製。三是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一方麵“依法嚴懲”,推動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加快修訂證券公司監管條例,進一步深化部際和央地協作,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有效的聯合懲戒;另一方麵“依責嚴防”,健全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製,完善“吹哨人”製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強化源頭治理。四是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製度的適配性。堅持尊重規律、尊重規則,優化市場定價機製,評估完善交易結算製度,為市場各參與方創造更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預期的製度環境。穩步擴大高水平製度型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備案製度,穩步拓展跨境互聯互通,更好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未來一係列穩股市政策出台,有望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從而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助力中國股市實現長牛行情。
四、中國股市大概率震蕩向上
(一)A股市場大勢研判
展望後市,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震蕩上行的特征。春節後,在DeepSeek概念與機器人行情火熱帶動下,A股市場情緒整體回暖。當前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轉型期,尤其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一係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場迎來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國內經濟基本麵有望呈現出逐步改善態勢。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市場運行趨於穩定,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後續還需關注特朗普對華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麵修複節奏的擾動。
具體來看,基本麵方麵,A股市場利潤端增長偏緩,但近期呈現邊際改善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A股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下降0.61%,降幅較上半年收窄2.70個百分點。第三季度A股歸母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長4.59%,為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後的首次增長。2024年三季度末,全部A股的ROE(TTM)為8.11%、銷售淨利率(TTM)為7.99%,分別較2024年二季度末上升0.10個百分點、上升0.19個百分點,上市公司整體業績邊際向好。
截至3月7日,1025家上市公司發布2024年業績快報,歸母淨利潤合計較上年增長3.19%。其中,77%的上市公司實現了盈利,44%的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實現了正增長。當前來看,隨著宏觀政策加速落地,國內經濟有望延續邊際改善趨勢,上市公司業績或將繼續回暖。
資金麵方麵,隨著利好政策持續加碼推動市場情緒回暖,機構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的信心正在增強。據證監會數據,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規模從2024年年初的5.1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6萬億元,增幅17.4%。同時,保險資金配置權益市場的意願有所提升。截至2024年末,財產險和人身險公司投資股票的規模為2.43萬億元,較2023年末規模增加0.49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為3.13%,較2023年末占比增加0.25個百分點。值得重點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ETF市場快速擴容,指數化投資迎來大級別的發展機遇,權益類ETF規模已突破3萬億元。權益類 ETF 憑借其多樣化、低成本、高透明度等獨特優勢,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出台,為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提供了堅實的製度保障。《方案》從全渠道、多維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對於商業保險、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公募、私募等投資主體中長期資金入市分別做出要求。一方麵,建立長周期考核機製,保險、年金的考核周期拉長至為3-5年。另一方麵,引導商業保險和公募基金進一步提升權益投資的規模和占比。對公募基金,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隨著政策進一步落實,A股市場資金麵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
同時,2024年9月以來,個人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情緒顯著回暖。2024年10月,上證所A股賬戶新增開戶數684.68萬戶,為2015年6月以來的新高,也是有曆史統計數據以來的單月第三高水平。當前,隨著房地產市場降溫,存款利率不斷調降,居民財富迎來再配置,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望提升。其中,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變的環境下,A股市場是個人投資者分享紅利的重要途徑。
估值方麵,截至3月7日,全A指數市盈率估值為18.93倍,處於2010年以來62%分位數,位於曆史中位水平,但同期標普500指數市盈率為26.52倍,納斯達克指數更是高達40.01倍,均處於曆史高位。相比海外市場來講,A股估值仍然處於偏低位置,具備估值吸引力。
3月7日,全A股債利差為3.4815%,高於3年滾動均值(3.3281%),處於曆史高位水平。可見A股相對於10年期中國國債的投資優勢仍然較大。展望後續,A股市場仍有估值上漲空間,尤其是在政策提振下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較大。但需關注特朗普再度執政後,加征關稅政策對市場情緒的擾動,以及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對全球市場風險偏好的階段性影響。
(二)港股市場大勢研判
2025年以來,港股領漲全球權益市場。截至3月7日,恒生指數較上年末上漲20.79%,恒生科技指數上漲35.12%,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上漲22.28%。期間,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PE(TTM)分別上漲了14.98%、21.46%、15.65%,對收盤價上漲的貢獻率分別為75%、66%、73%,即此輪港股上漲主要由估值重估帶動。同時,港股EPS也有所上漲。
2024年港股業績增速總體呈上升趨勢。2024H1,全部港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7%,增速較2023年報上升0.91pct;全部港股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71%,增速較2023年報上升7.27pct在今年較為積極的政策支持下,港股未來有望兌現更多盈利,從而促進行情上漲。
從資金麵來看,市場交投活躍度可以反映投資者情緒。2025年2月以來,港股每周日均成交額大幅上漲,交投活躍度上升。其中,2月24日-28日當周港股日均成交額升至3737.73億港元。
2025年初至3月7日,南向資金淨流入港股市場3139.24億港元,約占去年全年淨流入額的39%。其中,2月份淨流入1527.78億港元,創下自2021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淨買入規模,成為港股行情演繹的重要多頭力量。但同期國際中介機構資金淨流出超2000億港元,中資中介機構資金淨流出超300億港元,香港本地中介機構資金淨流出約200億港元。2025年以來,美國經濟通脹下降速度慢於預期,而勞動力市場依然保持韌性,導致美聯儲降息節奏或放緩,或影響港股市場流動性。
從估值來看,截至3月7日,恒生指數PE為10.55倍,處於2010年以來62%分位數水平;恒生指數PB為1.13倍,處於2010年以來43%分位數水平。恒生指數估值整體處於曆史中等水平。
截至3月7日,10年期美國國債到期收益率為4.32%,港股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率(1/恒生指數PE-10年期美國國債到期收益率)為5.16%,為3年滾動均值-2.3倍標準差,處於2010年以來11%分位。由於美債利率位於曆史高位,對於海外投資者而言,股債性價比維度港股優勢仍然不大。
截至3月7日,10年期中國國債到期收益率為1.8002%,從而港股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率(1/恒生指數PE-10年期中國國債到期收益率)為7.68%,為均值(3年滾動)-0.9倍標準差,處於2010年以來73%分位,可見港股相對於10年期中國國債的投資優勢仍然較大。
展望後市,隨著港股盈利穩步回升,2025年港股有望繼續上漲。但同時需要關注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美國對多個國家加征關稅或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下降時,投資者避險需求增大,從而容易抬升貴金屬價格。截至3月7日,倫敦現貨黃金報收2931.15美元/盎司,較上年末上漲12.27%,倫敦現貨白銀報收32.495美元/盎司,較上年末上漲12.42%。
五、結構性配置機會
(一)A股市場三大主線
配置方麵,第一,基於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新生產要素不斷湧現,必然促使生產力進行創新以與之相適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有助於應對新一輪的國際競爭挑戰,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增強。從國內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仍將處於長期去庫周期,經濟增長麵臨著新的缺口。要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發展新質生產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投資者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價值逐漸形成更深入、更全麵的認知和評估體係,企業估值中樞有望進一步抬升。
第二,擴大內需導向下的“兩重”和“兩新”主題。2025年政府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任務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放在第一位,突出了政策層麵對於擴大內需的高度重視。從數據來看,1月,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上升1.1點至87.5點。春節期間,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火熱開展,消費市場活力有效提升。在存量政策疊加增量政策刺激下,消費市場有望呈現回升向好的態勢,促進相關行業業績改善,投資者信心也有望受到提振,帶動大消費板塊行情向上。投資方麵,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其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35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超長期貸款等配套融資工具也將發揮重大作用,用於支持“兩重”建設。“兩重”建設不僅有助於提升國家安全和民生福祉,還能推動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
第三,安全邊際較高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當前的國際政治與經濟環境中,全球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尤其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美國在貿易領域的政策變化可能會引發全球市場的波動加劇和風險溢價的上升。此時,投資者對風險的規避需求也會階段性增強,防禦性資產的吸引力上升。央國企具有在重要產業領域占比突出、盈利穩定性突出、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的特征。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值管理逐步推進,央國企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二)港股市場主題機會
配置方麵,第一,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消費行業業績有望繼續改善,從而促進當前估值水平處於曆史中低水平的消費股上漲。2025年政府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任務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放在第一位,突出了政策層麵對於擴大內需的高度重視。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供給端增加優質供給,需求端促進居民增收,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第二,科技板塊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尤其是人工智能、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第二、三項政府工作任務分別是“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再次體現政府對科技產業的重視。展望後市,科技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將迎來共振,相關公司業績改善預期較強,AI產業鏈有望迎來持續上漲行情。
第三,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此外,今年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美國加征關稅政策擾動不斷,或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高股息標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是較好的避險資產。
六、風險提示
國內政策效果不確定風險;地緣因素擾動風險;市場情緒不穩定風險。
美加貿易戰繼續加碼 加拿大安大略省對輸美電力加稅25%2025-07-04 15:08
秦依月曉柔是哪個電視劇的(秦依月曉柔是什麽電視劇)2025-07-04 15:08
獲釋第二天,尹錫悅會見執政黨領導人2025-07-04 14:57
家養蓮藕種植方法是什麽(蓮藕在家怎樣種植方法)2025-07-04 14:34
ST金一擬以4.12億元自有資金跨界並購 標的去年前三季度虧損超700萬元2025-07-04 14:25
男孩子靦腆不愛說話怎麽改善(男孩子靦腆不愛說話怎麽辦)2025-07-04 14:25
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是長期趨勢2025-07-04 14:22
不僅的近義詞有哪些(不僅的近義詞是什麽)2025-07-04 14:21
卓創資訊成為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批成員單位2025-07-04 14:14
九門分別介紹(九門是指哪九門呢)2025-07-04 14:13
摩根大通朱海斌:可通過新質生產力、新經濟板塊的拉升來維持經濟中高速增長2025-07-04 14:09
不僅的近義詞有哪些(不僅的近義詞是什麽)2025-07-04 14:02
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是長期趨勢2025-07-04 14:00
手機NFC功能怎麽用(nfc如何使用)2025-07-04 13:53
助貸平台海外“激戰”:高息險途,定價權的生死角逐2025-07-04 13:51
我愛你的西班牙語(西班牙網紅滑雪運動員:“來自中國的如此多的愛,這太瘋狂了”)2025-07-04 13:46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公布管道氣年度合同定價2025-07-04 13:44
土地是可再生資源嗎(農民朋友:2021年,“土地整治和農田建設”齊步走,注意避免)2025-07-04 13:42
保險科技企業紮堆上市背後2025-07-04 13:38
如何才能訓練好狗狗(怎樣才能訓練好狗狗)2025-07-04 13:38
香江控股:商貿流通運營方麵收入占主營收入的比例有所增長2025-07-04 13:25
花卉施肥方法與注意事項是什麽(花卉施肥方法與注意事項)2025-07-04 13:24
適合女生的技術類專業有哪些(學技術女生選什麽專業好)2025-07-04 13:22
夢到甲魚的意思(夢到甲魚是什麽意思)2025-07-04 13:04
狐狸麵具出自哪裏(狐狸麵具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2025-07-04 13:04
一家不說兩家話(故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2025-07-04 13:00
月亮的別稱有哪些(月亮的別稱是什麽)2025-07-04 12:54
男生網名好聽吸引人(男孩好聽的網名)2025-07-04 12:48
淡雅詩意女孩好聽的網名推薦(女孩好聽的網名女生)2025-07-04 12:42
魯元公主退婚的原因(魯元公主退婚是怎麽回事)2025-07-04 12:38